麻窝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!打算来麻窝村投资的老板,您想了解麻窝村的哪些信息?工业用地信息、厂房租购价格、注册公司流程、招商引资政策、地方产业规划、自然地理环境、自然资源禀赋、社会经济环境、区位交通优势等信息,欢迎致电:400-162-2002
麻窝村是织金县官寨苗族乡东北方的一个四面环山、一隙通水的小山凹,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裸洁河畔,距织金洞景区仅3公里。平均海拔1030米,年平均气温17.6℃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素有“天然小温室”的誉称。土地总面积2850亩,其中耕地面积686亩。辖6个组,有汉族、苗族、穿青人等227户985人,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.5%,全村有党员21人,其中女党员2人。自2005年被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“百村试点”村寨以来,在省军区部队、各级党委、政府及帮扶单位的扶持下,村党支部坚持以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根本,紧紧围绕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,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,明确发展目标,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,鼓足干劲,合力攻坚,各项工作跨越发展,群众经济收入大幅增加,乡风民俗得到进一步完善,2010年人均纯收入5129元。1988年以前,麻窝是穷山旮旯里的典型极贫村,“山上石漠化、山下水冲沙压”的现象时有发生。山高坡陡土层薄,人多地少吃不饱,村民只能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艰难度日。全村人均年产粮不足100公斤、纯收入不足200元,吃的是救济粮,住的是茅草房,遇上天旱水灾,更是苦不堪言。古人道: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,麻窝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只有发展才能改变贫穷的道理,积极配合党委、政府组织实施好试点村建设的各项工作,通过理顺生育秩序,大力输出劳务,狠抓生态建设、生态种植、生态养殖、生态能源、生态旅游,初步形成了劳务产业、生态产业、旅游产业雏形,为打造地常青、花常开、果常熟、客常来的生态家园创造了条件,实现了人口与资源、环境的和谐发展。自2005年被省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,在省军区部队、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扶持下,全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,到2010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。现在的麻窝村,一改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,田园果实累累,圈舍猪牛成群,全村基本实现了水、电、路、讯、气五通,大多数农户用上了高档电器,面包车、摩托车、程控电话、电脑等现代交通、通讯工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,人民生活正向小康迈进。--人口总数:985人农业人口:979人非农业人口:6人--行政区面积:1.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:686.0亩--主要民族成分:汉族,苗族,穿青人,布依族等发展口号:科技强村,生态建村,旅游兴村--所辖村:朝门组,岩背后组,包包组,尖山组,大坡组,大元组生产总值:500.0万元--主要经济产业:早熟地膜玉米,大棚蔬菜,豆角,优质经果林(樱桃、桃子)名特产品:玛瑙红樱桃,早熟玉米办公所在地:麻窝村朝门组--自然条件: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素有“天然小温室”誉称。资源:旅游,经果林,外出务工2021年6月,麻窝村被纳入第三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。2019年12月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,麻窝村榜上有名。麻窝村附近有织金洞、织金关水利风景区、织金古建筑群、恐龙湖水利风景区、织金财神庙等旅游景点,有织金竹荪、织金头花蓼、织金续断、织金竹荪、贵州织金农家土制烟熏腊肉等特产。

贵州招商项目

贵州招商政策

招商政策

投资流程

土地招拍挂

厂房价格

注册公司

优惠政策

贵州投资流程

外商投资
买地自建
厂房租赁
写字楼租赁
公司注册
优惠政策
招商中心
400-162-2002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企业入驻
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

立即获取
img_loading
智能检测中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2-2002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招商
  • 租购厂房仓库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